找到相关内容1871篇,用时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2)

    岗山派的佛教僧侣,有部分杰出者极富批判性,且社会关怀强烈,因此敢于参与反公害的环保抗议运动,高扬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思想大旗从事信的佛教社会传播;至于旧大岗山派的僧侣,则普遍缺乏批判性,亦很少弘扬...种种[72],都代表了一种制度化的努力,也可以看出是对日本寺院制度的模仿。[73]可是,对这种革命性的变革能接受的人并不多,因此,实际参加第一次开会的人只有永忠、开照、心、圆融、开证等,出席人数并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560057.html
  • 中国禅学与儒道合流的文化契机

    我心中有一个诠释大梵与大我的的新的心印传本。佛者心清净,法者心光明。一心三观,观其法身,持其法性,护其法相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正见和觉之有见识者归于上乘的梵天境界。   我静心关照心经的体悟...改变众生苦境的愿望和活动。一切法皆来于全体生命的世间活动的般若智慧。四誓愿的灭度是涅般的终极妙心。三昧三菩提的般若智慧是生命调适欲`色`无色三界的禅修梵度。在禅定和禅静的修持中达至正,正见和觉的...

    李诗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660059.html
  •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1)

      “我某甲,愿诸佛忆念我。如诸佛世尊,以佛智慧无所著,   我当发菩萨(提)心。为利益一切众生令得安乐,发无上道心。   如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于一切众生如父母兄弟   姊妹男女...尚未被有系统地加以研究宣扬,以致许多偏离正道的诠释以讹传讹,导致教界的乱象丛生,无从显除谬。   故本文的研究,亦拟在思维论辩的过程中,尝试了解菩萨戒概念中的微言大义,企图给予其适当的理解与诠释。并...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760060.html
  • 人间佛教的蓝图(上)

    曰德。”又说:“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佛教和儒家相同的地方,都是重视道德的生活;孔子不言怪力乱神,真正的佛教也不标榜神奇灵异,而重视慈悲道德。佛教的四摄六度、五戒十善,以及正见、布施...之道”  十五、育乐观“命之道”  十六、丧庆观“正见之道”  十七、自然观“环保之道”  十八、政治观“参政之道”  十九、国际观“包容之道”  二十、未来观“发展之道”  前 言  人间佛教的...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760085.html
  • 人间佛教的蓝图(下)

    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谈到丧葬礼仪,首先要建立正见。   例如,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却很少人能坦然面对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人间佛教的蓝图(下)  十一、因果观“缘起之道”  十二、宗教观“信仰之道”  十三、生命观“生死之道”  十四、知识观“进修之道”  十五、育乐观“命之道”  十六、丧庆观“正见之道”  十七、...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860086.html
  • 什么是佛法大义?

    什么是佛法大义?  百年以来佛法修行之瓶颈与盲点,目前未见有南北传显密大师能点出瓶颈与盲点何在?瓶颈谓修行之行门不能突破,不能突破则停滞不前;不能突破之原因,端在有盲点。盲点者,谓于三乘菩提缺乏...发起修证佛道的种性。十回向位菩萨,欲入初地者,必须勤修初回向位之加行。第初回向位之身口意行,主要为救护一切众生回向正道,当务之急即是破邪显。若不破邪,未悟众生云何能何者是邪道?破邪已,正道自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4960209.html
  • 荷担如来家业——雍正与禅宗

     但早期雍正“惟慕有为佛事,”而对无迹可求的禅宗,因无实际体证,故未能窥其端绪,且每每非之。在结识章嘉活佛后,雍正与其“时接茶话者十余载,得其善巧方便,因究竟此如。”消除了对禅宗的偏见。因藩邸与柏林...,如《景德传灯录》;语录则是禅师法语偈颂的汇集,语录既包括单个禅师的语录,如《坛经》、《临济义玄语录》、《赵州禅师语录》等。也包括众多禅师语录汇编,如《古尊宿语录》、《指月录》、《法眼藏》、《禅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00360285.html
  • 天台六即佛义

      1、仿同先德号……如来;       2、堪为福田号……应供;   3、遍知法界号……;      4、果显因德号……明行足;   5、妙往菩提号……善逝;       6、达伪通真号……...以正眼观察,树立正见,免遭鱼目之辈的哄骗。   在圆五品位(观行位)圆伏见思、尘沙和无明惑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即断见惑,入于圆教初信之位。这个地位,就其所断惑而言,与藏教的初果(须陀洹)相齐,若在...

    传 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1460475.html
  •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前的境上,藉已知境类比度量而之。第三是"非量",是指谬误之量,于境上"非可现知明白而照,又非可比拟推度而",无境体可量度而起心量。在八识中,前五识与第八识,只有一个"现量";第七识只有一个"非量...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一、唯识大意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2860605.html
  •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

    行舍是说修三禅者,已舍初禅二禅之轻安,住于不苦不乐之境;正念慧,是说修习者虽住于正念,但并不沉溺于自地的喜乐,而是更加努力修行以求精进。受乐,是说三禅境地虽已离二禅的喜乐,但还有自地的妙乐,所以三...大藏》第51册〖ZW)〗。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十分广泛,其教义思想对中国佛教史和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亦起过重要作用。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除华严宗以《华严经...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4261522.html